2008年离岗之后,李耀建过不惯无所事事的生活,当他看到青州市人民法院招聘人民陪审员的公告后,毫不犹豫地报了名。当年9月,李耀建被任命为人民陪审员,主要参与高柳法庭的陪审工作。农村出身的李耀建看起来跟普通的农民并无不同,但却是乡亲眼中的能人,大家亲切地称他老李,也有人称他是庄户地里走出来的无袍法官。
勤学好问 成为庄户“法律通”
参与陪审之初,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,李耀建总感觉力不从心,遇到专业术语时更是一头雾水无从插口,只好坐在陪审席上一言不发。为摆脱“陪审不审、合而不议”的陪衬角色,李耀建开始恶补法律知识。他几乎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,除了自学和集中学习之外,李耀建还经常旁听庭审,甚至在公务外出之时,他都会跟同行人员求教。日积月累,李耀建的学习笔记竟然攒了一大摞,有同事打趣地说,他都快变成著作等身的学者了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不断的学习积累,李耀建的法律水平突飞猛进,他开始在庭审中进行提问并在合议时发表意见,甚至很多法律专业术语都能脱口而出,令法官吃惊的同时也钦佩不已。
对于人民法庭受理的诸如借贷纠纷、家庭纠纷、邻里纠纷等普通案件,李耀建现在都能详细掌握相关的法律规定,时间久了,亲戚朋友遇有法律问题时,也会向他咨询,李耀建渐渐从一名法律“门外汉”成为庄户“法律通”。
认真履职 做法官的好助手
作为农村法庭,高柳法庭每年都会受理大量的家庭纠纷、邻里纠纷,这类纠纷看似简单,调解起来却没那么容易,总有人为争一口气拒绝调解,多年的陪审经验,使李耀建渐渐成为法官调解的得力助手。
陈某与王某是一墙之隔的邻居,陈某堆在院墙外的柴禾已接近王某的墙头,王某心生不满便阻止陈某继续堆柴,双方一言不合发生争执,王某一气之下点燃了陈某的柴堆,不料竟将陈某门口的几棵槐树烧死。陈某气愤不过出手打了王某母亲,虽未打伤,但双方由此积怨愈深,村委多次调解均无果。陈某诉至法院讨要说法,并拒不调解。案情简单,事实清楚,但简单的“一判了之”不能解决根本问题。李耀建明白双方名为争钱实为争气,他多次上门劝导双方,苦口婆心地劝说,起诉前你们双方已打过一场仗,上了法庭难免还有一场口水仗。俗话说,“一代官司三代仇”,倘若因此结成世仇,你们的子孙也很难有安稳日子可过。李耀建摆出王某的过错与责任,劝说他主动道歉。并劝说陈某看清其中利害,俗话说,远亲不如近邻,为这点小事结成世仇,实在划不来。经过李耀建的努力调解,双方最终各让一步,和好如初。